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12-23
在租赁关系中,保证金和定金有着不同的定义和作用。保证金是指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合同当事人所保留的金钱。而定金是指为了担保合同债权的实现,双方当事人通过书面约定,一方向另一方支付一定金额作为担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支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在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退还。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他就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就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如果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对方可以要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1. 履约保证金是指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单方担保履约的金钱,常被称为押金、订金、留置金或保证金。如果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如果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解除合同,承租人的保证金及利息不予返还”等条款,那么这里约定的保证金实际上就是一种履约保证金。
2. 履约保证金属于金钱质押,它在签订合同或履约保证金条款时成立,并在正式交付给出租人时生效。通常情况下,履约保证金主要起补偿违约后约定的违约金额不足的作用,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惩罚功能,法院有时也会承认履约保证金的惩罚功能。
3. 如果房屋租赁合同中的履约保证金条款未明确约定其具备定金的功能,那么它就不能发挥定金的效力。定金是合同双方的担保,当一方按约定向另一方支付一定金额后,如果另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则支付金钱的一方无权要回,而另一方应当双倍返还。这种规定体现了定金的效力。
4. 如果房屋租赁合同中的履约保证金条款未明确约定保证的费用(如租金),当承租人发生拖欠情况时,如果出租人无法证明其损失已经达到或超过履约保证金所担保的金额,出租人就不能直接没收履约保证金。
5. 履约保证金条款可以约定在租赁合同履行完毕后,出租人拖延退还履约保证金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或者直接约定在合同即将终止时,承租人有权以履约保证金抵付相同数额的租金。
6. 承租人可以约定履约保证金的抵扣顺序。当承租人同时拖欠物业费、水电费、租金和迟延支付租金的违约金时,如果承租人没有约定先抵扣欠付的租金,那么出租人首先可以冲抵物业费和水电费。由于欠付的租金仍然存在,违约金将继续产生。当欠付的租金和违约金达到一定金额时,很可能达到租赁合同约定的因拖欠租金过多而导致出租人解约的条件。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