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2-21
夫妻离异后,首先应当通过协议来处理财产分割。对于存款,双方可以约定分割的比例;对于汽车和房产,可以约定一方享有财产所有权并对另一方进行补偿;对于存在贷款的情况,可以约定财产所有权人一方承担债务。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
1.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当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2.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等,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3. 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1. 坚持男女平等原则
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夫妻双方应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因为女方经济收入较低或没有经济收入而少分或不分给她财产。离婚时,任何一方对共同财产都有平等分割的权利。
2. 坚持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
在财产分割上,应适当照顾妇女和儿童的利益,以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成长。
3. 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
在判断无过错一方时,可以考虑对另一方配偶的婚姻过错行为是否产生了无过错的结果。例如,如果丈夫实施家庭暴力完全是其性格暴躁的原因,而妻子没有对丈夫进行侮辱或其他可能导致丈夫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的行为,那么可以认定妻子是无过错一方。
4. 公平原则
在离婚财产分割时,应根据公平原则来调整夫妻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保利益均衡,合理分割夫妻现有的共同财产,并清算夫妻的经济利益。
5. 尊重当事人意愿,财产约定先于法定的原则
公民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法律规定了约定的形式、范围及对第三人的效力。这有利于满足夫妻因各种原因需要以多种形式处理双方财产问题的需求,体现了夫妻享有的平等财产权利,有利于减少家庭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