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2-10
根据法律规定,精神病人一方的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予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由法院进行判决。
如果精神病人因病情存在生活困难,分割财产时应适当照顾精神病人,让其多分一些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根据法律规定,抚育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不得免除。
在拟订婚内财产协议时,不得要求不愿要孩子的一方承担孩子的抚育费用。
然而,当一方无力独自承担孩子的抚育费用时,另一方有共同承担的义务。
婚姻生活中形成的债务一般被视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可以约定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由其本人承担。
然而,这类各自债务各自承担的约定,只有在有证据证明债权人知道该约定时才有效。否则,债权人可要求夫妻俩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当一方患有精神病时,离婚财产分割时应照顾精神病一方,具体分割比例可以与精神病代理人协商。由于精神病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通常由亲属作为代理人参与离婚财产分割。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