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2-08-03
婚前财产可以通过双方的约定变成共同财产。夫妻双方有权约定婚后财产为个人财产或婚前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在夫或妻一方对外负债时,如果债权人知道该约定,可以以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以及知识产权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而夫妻个人财产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仍然属于个人财产。只有在夫妻个人财产的增值部分是用于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或知识产权获得的收益时,才可以进行分割,而个人财产的孳息和自然增值部分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2、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收入归属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工资奖金收入、生产经营收入、继承或受赠所得等其他收入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取得有相反的书面约定,按照约定执行。最高法院在对离婚时夫妻财产的分割中明确规定,婚前个人财产不因夫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个人财产。
婚后共同财产的分割应遵循现实价值分配原则。
(1) 对财产的分割应以不损害其原有价值、有利于生产和便利生活为原则。
(2) 对可分割的财产,如粮食、现金等,应按数量进行分割。
(3) 对不可分割的财产或分割后会损害其价值的财产,如电视机、电冰箱等,应综合考虑财产现价值,按照价值进行分割。如果对价值有异议,双方可以通过竞买或变卖财产以现金进行分割。
由于现代社会尊重个性自由,离婚对于每一个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来说都是可能的。在离婚时,如果一方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财产是婚前个人财产,将按照共同财产处理。因此,在购买大件财产时,应留下单据凭证,最好通过银行划转资金并留下单据。这样,在发生争议时,有据可查,也可以进行婚前个人财产公证。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通常情况下,婚前财产属于个人所有,即个人财产,一般不会自动转为共同财产。当然,如果当事人自愿,婚前财产也有可能转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夫妻离婚时,可以要求对这部分财产进行分割。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