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2-07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通过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当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时,法院会判决准予离婚,无论对方是否同意。
根据《民法典》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如果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应当准予离婚。而当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应当准予离婚。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并不因离婚而消除。无论子女由父亲还是母亲直接抚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在离婚后仍然享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而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在判决抚养权时,法院会考虑以下因素:
如果父母双方协议不满两周岁子女由父亲直接抚养,并且对子女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人民法院会支持这样的协议。对于已满两周岁的未成年子女,如果父母均要求直接抚养,但一方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会优先考虑:
如果父母双方的抚养条件基本相同,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并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这也可以作为父或母直接抚养子女的优先条件。
在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如果父母双方协议轮流直接抚养子女,人民法院也会支持这样的安排。
诉讼离婚程序分为起诉、审理和判决三个阶段。
起诉离婚案件是指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方为原告,被诉方为被告。一旦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案件,诉讼离婚程序即开始。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后,进行诉讼程序并进行调查工作,直到做出判决的整个过程。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根据庭审情况,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即行宣判。人民法院的宣判是公开进行的。当庭宣判的情况下,应当在十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情况下,宣判后即发判决书。
一审程序结束后,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