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2-09-17
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首先是父母。但如果父母去世或者没有监护能力,那么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可以担任监护人。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都无法担任监护人,那么根据顺序,兄姐可以成为监护人。如果兄姐也无法担任监护人,那么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可以申请,但需要经过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首先是配偶。如果没有配偶或配偶无监护能力,那么有监护能力的父母或子女可以担任监护人。
如果父母或子女都无法担任监护人,那么其他近亲属可以成为监护人。如果没有近亲属愿意担任监护人,那么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可以申请,但需要经过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
监护人有责任维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并排除各方面对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侵害。此外,监护人还负有对未成年人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监护人在监护职责范围内负责管理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维护他们的合法财产权益。监护人应制止和排除他人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行为,并否定未成年人不适应其行为能力的财产处分行为。监护人还有权追索不当得利人,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
未成年人的父母既是其法定监护人,也是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代理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是履行监护职责的重要内容。根据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除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外,其他民事行为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此外,未成年人参加诉讼活动也需要由监护人代理。在家庭保护中,代理是必不可少的,除非监护人具备法定情事,否则不得终止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