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2-10-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财产以及夫妻在离婚后复婚前取得的,并且双方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应当被认定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并归夫妻共同所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以下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归属的问题,首先应当按照夫妻双方的约定进行处理。如果双方有约定的,离婚时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进行分割。夫妻双方的约定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对于口头形式的约定,必须双方无争议,并且按照口头约定的协议进行处理。然而,夫妻双方关于共同财产分割的约定不能规避法律。
如果约定规避法律,则该约定将被视为无效。所谓规避法律的约定是指该约定规避法律义务,侵害国家、集体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的约定。举例来说,夫妻一方为了转移财产、避免个人债务,在离婚时约定将所有财产归另一方所有,从而使债权人难以获得应得的财产,或者进行假离婚以逃避债务,这样的约定侵犯了他人的利益,属于规避法律的行为,因此该约定是无效的。在离婚时,如果夫妻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共同财产将由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进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