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如何变国有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6-16
集体土地只能通过土地征收的方式变国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或者是经济的发展,需要占用集体土地,将土体进行征用并收回国家的时候,才能变为国有。关于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范围有多大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土地征收程序及集体土地变国有的法律依据
1. 土地征收程序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或经济发展,对集体土地进行占用并收回国有的过程。土地征收程序如下:
- 公告通知:根据土地的用途、方位、面积等,以公告的形式向当地村民发放通知,并告知相关补偿标准和农民的权利。
- 调查确认:对征地范围进行调查,组织征地听证活动,并准备报批材料。
- 审查批准:经过层层审查,征地事项需要缴纳税费并公告后,进行登记。
- 补偿安置:进行补偿安置的听证活动,并进行实质性的补偿。
- 土地性质转变:完成上述程序后,集体土地才能变为国有。
2. 法律依据
集体土地变国有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根据该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具体情形包括:
- 军事和外交需要用地;
-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用地;
-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区综合服务、社会福利、市政公用、优抚安置、英烈保护等公共事业需要用地;
-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扶贫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需要用地;
-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成片开发建设需要用地;
- 法律规定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其他情形。
二、农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程序
1. 公告通知和补偿范围
在征地之前,根据土地的用途、方位、面积等,以公告的形式向当地村民发放通知,并告知相关补偿标准和农民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农民在土地上自行种植作物、栽种树苗或在自家宅基地上建造附着物,这些行为不属于补偿范围。
2. 调查确认和报批材料
接下来,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查,确认征地范围,并组织征地听证活动。同时,准备报批所需的材料。
3. 审查批准和税费公告
经过层层审查后,征地事项需要缴纳税费,并进行公告和登记。
4. 补偿安置和听证活动
进行补偿安置的听证活动,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
5. 实质性补偿和土地性质转变
最后,进行实质性的补偿,并完成整个土地性质的转变流程,使农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