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05-31
个人之间的借款,利息由借贷双方自行协商约定。然而,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否则超出部分将被视为无效。
法律依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除外。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对于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只会丧失胜诉权,即其民事权利得不到人民法院的保护,但并不会丧失提起诉讼的权利。因此,即使超过诉讼时效,只要当事人符合提起诉讼的条件,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诉讼时效应根据以下情况分别计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此,借款的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然而,如果债权人未主张债权,则不会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如果权利人主张债权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将重新计算,并且诉讼时效中断次数没有限制。然而,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提供足够的证据。
如果债权人一直未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借款,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