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5-19
其他监护人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撤销遗弃孩子的监护人的监护资格。
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个人或组织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并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法院会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新的监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以下行为可以作为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法律依据:
(1) 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2) 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3) 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有关个人和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如果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民政部门应向法院提出申请。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 未成年人的父母;
(2) 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
(3) 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等法人组织。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根据血缘关系和组织关系的远近确定,前者排斥后者。
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 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 其他近亲属中具备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3) 与精神病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
(4) 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当地的民政部门。
确定监护人的顺序也按照上述顺序进行。担任法定监护人需要具备监护能力。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主要根据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的生活联系等因素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