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07-27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的抚养权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如果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法院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无论子女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仍然享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无法达成抚养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法院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如果要变更子女的抚养关系,需要另行起诉。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当子女长到有识别能力时,主动提出与另一方一起生活的,应当另行起诉。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请求不涉及原离婚案件,也不是对原离婚案件中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或调解协议的纠正,而是因为出现了原离婚案件时不存在的子女抚养方面的新情况,因此应当作为一个新的案件另行起诉。
如果具备法定事由,应当支持变更抚养关系的请求。具体的法定事由包括:①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②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子女,或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③年满十周岁的未成年子女愿意与另一方生活,并且另一方有抚养能力;④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抚养关系。如果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具备上述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其请求。
如果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的抚养关系,应当准许。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判决离婚后,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一方并不一定需要向法院起诉,只要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协议,并且没有违法事项和对子女成长不利的问题,应当准许。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没有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擅自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情况,但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①如果有正当理由,可以告知其依法起诉。如果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确实没有履行抚养责任,或者有虐待、遗弃子女等行为,另一方为了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而擅自将子女带走,这种行为是不被法律允许的。应当告知其依法起诉,由人民法院确定是否变更子女抚养关系。
②如果子女擅自变更抚养关系,可以告知其法定代理人依法起诉。如果受一方抚养的子女因受到歧视、虐待等原因而自行躲避到另一方的家中,并且明确表示再也不愿与抚养方一起生活,其法定代理人应当代表子女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变更子女抚养关系。
③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应当说服教育并要求送回孩子。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擅自带走或骗走孩子,应当说服教育其将孩子送回,并且在经过说服教育后仍然不愿意送回孩子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措施的执行对象并不是子女本身,而是擅自带走或骗走子女的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