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2-03-17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儿媳妇并没有直接的赡养义务,而是协助赡养的责任。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这包括与父母建立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养父母等。赡养义务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还包括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支持。
根据《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赡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人,一般可以按照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支付赡养费。负担两个以上子女赡养费的人,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人,可以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来确定赡养费的数额。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的含义是指子女在物质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作为赡养人,子女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儿子和女儿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而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我国法律将父母子女关系分为两种:一是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父母与婚生子女及非婚生子女;二是法律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养父母与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赡养人的范围包括老年人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以及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但不包括儿媳和女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如果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将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这表明我国法律鼓励丧偶儿媳赡养公婆、丧偶女婿赡养岳父母。赡养的含义是指提供生活所需,特别是子女在物质和生活上帮助父母。儿媳妇对公婆的遗产没有继承权,因此对公婆也没有赡养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