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取保候审法律知识

什么是取保候审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03-11

 
210265
作为一名专职律师,在接待很多当事人咨询的时候,在涉及刑事案件中,当事人都希望能够为其办理取保候审,那么什么是取保候审,在实际中如何委托律师办理取保候审呢?下面随手心律师网律师一起来了解下。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简单理解就是案件进行审理,但犯罪嫌疑人是不用被羁押在看守所,可以回家有一定限制的人身自由,所谓限制就是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经过办案单位的同意,是不能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取保候审可以适用的对象是: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五)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应当为犯罪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采取取保候审。

上诉六种情况是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所做的归纳,如果遇到上述六种情况,当事人均可以委托律师向办案单位申请取保候审。

那么,如果申请取保候审呢?

当事人委托律师后,经过律师的申请,办案单位同意后,一般办案单位会要求当事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保证人一般是指:

1、与本案无牵连;

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关于保证金的数额,一般是由办案单位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犯罪嫌疑人的经济情况确定的,一般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2万元至5万元不等。

其次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是12个月,因为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结束了,案件是要继续办理,只不过当事人可以回家自由生活,不需要在看守所羁押了,所以取保候审是有期限限制的。很多当事人在办理完取保候审认为没有事情了,就对案件不重视,结果往往因为不重视对办案单位的传唤置之不理,结果被取消取保候审又被羁押回看守所。因此这里提醒各位当事人,办理了取保候审并不意味案件结束,案件要继续审理的。

延伸阅读
  1. 曾经故意犯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2.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3. 职务侵占罪的取保候审
  4. 故意伤害罪民事赔偿是否能够申请取保候审?
  5.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派出所探监证明格式
  2.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3. 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逮捕的程序
  4. 逮捕的前提条件
  5.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6.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
  7.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和定义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