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生效条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遗嘱法律知识

遗嘱生效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2-02-26

 
208653
自书遗嘱生效条件有以下几个:(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四)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关于遗嘱生效条件有哪些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遗嘱生效条件有哪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4、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4、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二、自书遗嘱是否可以变为公证遗嘱

公证遗嘱,是以公证方法做成之遗嘱,是遗嘱方式中最确实之方法,为多数国家立法所采用,我国继承立法也不例外。但有所不同的是,我国继承立法和司法解释在规定遗嘱形式时却赋予了公证遗嘱不同于其他形式遗嘱的法律效力,把公证遗嘱置于其他形式遗嘱之上,使公证遗嘱具有高于其他形式遗嘱的法律地位。这在各国继承立法上是罕见的。具体表现为继承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2条规定的“遗嘱人以不同方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立法上的这一规定和司法上的这种解释,我们称其为公证遗嘱的效力优先性。所以,自书遗嘱不可以变为公证遗嘱。

延伸阅读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二条规定
  2. 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
  3. 律师是否可以作为遗嘱执行人
  4. 口头遗嘱的效力要件
  5. 赠与的法律条件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离婚后继承人死亡遗产该怎样分割?
  2. 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
  3. 家庭遗产分配纠纷的法律处理
  4.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5.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
  6. 转继承纠纷案件所需证据
  7. 哪份遗嘱有效?遗嘱合法性审查和处理纠纷的步骤
继承法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