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2-15
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商标侵权赔偿问题。
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寻求法律保护。
当事人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请求,寻求行政处理。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规定。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同一种商品指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类似的商品指在功能、用途、原料、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生产经营者等方面,容易使消费者难以辨别其来源而产生误认、误购现象的商品;相同商标指在视觉上无差别或差别甚微的商标;近似商标指对商标进行整体比较,难以辨别,使消费者产生混同的商标。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构成商标侵权行为。作为商品的销售者不应当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否则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然而,要求每个经销商品的人都了解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的商品使用商标的情况并不容易,因此在正确理解和应用这项法律规定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
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这些伪造或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商标作为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其有形载体是商标标识。商标标识包括带有商标的包装物、标签、封签、说明书、合格证等物品。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这些商标标识,都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后的商标商品投入市场,构成商标侵权行为。这种侵权行为发生在经营行为中,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而更换商标后再投入市场。
对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也属于商标侵权行为。这一条款概括了前面四项无法涵盖的其他商标侵权行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给他人的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因此造成损害是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