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1-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超过3年的时间,合同将会失效,合同义务人可以以不履行义务为抗辩。
根据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对诉讼时效期间有其他规定,应依照其规定执行。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超过二十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合同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如果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合同义务人同意履行,就不能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如果合同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就不能要求返还。
当涉及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需要准备以下证据:
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副本、与企业设立相关的开办单位和主管部门的证明文件、验资注册、合伙开办、联营开办等证明文件,以及开户银行和银行账户信息,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包括合同(协议)书、与合同内容相关的补充条款、变更条款、废除条款、合同解除等相关协议文件,以及与合同有关的来往电函材料。如果合同是口头合同,还需要提供口头合同成立的证据材料。
包括交接的货物品种、型号、数量、包装、时间、运输方式、交接货物地点、验收货物等原始凭证以及收货条等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如果请求保证合同效力,需要提供合同是否真实有效的证据或根据。如果请求追究违约责任,需要提供对方存在违约事实、损失数额等证据材料。如果请求追究产品质量责任,需要提供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标准或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标准、产品质量缺陷等相关证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