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生效后原合同失效,当事人还需要签订合同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条款法律知识

民法典生效后原合同失效,当事人还需要签订合同吗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1-12-24

 
201541
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会选择签订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关系,但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废止,所以有人就会产生疑问,不知民法典生效后原合同失效,当事人还需要签订合同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民法典生效后原合同失效,当事人还需要签订合同吗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合同无效但是适用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有效的,那合同还是有效。这个涉及到法的溯及原则,如果觉得不了解的,且双方没有争议的,建议可以重新签订合同。如果有纠纷的,还是找当地律师咨询一下。

民法典生效后,原合同法随之失效,但当事人仍需要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签订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合同无效而适用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有效的,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第九条 民法典施行前订立的合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涉及格式条款效力认定的,适用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二、合同何时生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相关批准手续的办理不会影响合同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
  2. 二手房买卖合同买家代签可以吗
  3. 合伙合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4. 合同生效要件批准手续的必要性
  5. 附条件终止合同的效力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交易中达到多少金额需要签订合同
  2. 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
  3. 房屋租赁合同生效要件
  4. 无偿合同、单务合同和有偿合同的区别
  5. 如何认定格式条款
  6. 没有书面形式合同成立吗
  7. 没签合同就辞职有赔偿吗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