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抄袭认定标准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法律知识

影视作品抄袭认定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3-11

 
19143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著作权是受法律保护的,而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有很多,影视作品是其中一种,影视作品是不能抄袭的,那么影视作品抄袭认定标准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影视作品抄袭的认定标准

影视作品抄袭的认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质性相似+接触标准

实质性相似是指通过与争议作品的要素比对,以原创作品为基准,判断两者是否构成表达相似。常用的比对方法是通过剧本进行比对,主要选择场景安排、人物设置、道具选择、情节发展、关键对话等内容进行判断。

二、独创性标准

独创性是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要件,也是争议作品自证合法性的抗辩手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规定,不同作者就同一题材创作的作品,若作品表达系独立完成且具有创作性,应认定作者各自享有独立著作权。因此,如果争议作品能够证明争议部分来源于作者独立创作,并符合一定程度的创造性要求,该部分可以受到著作权法保护。这一标准通常在实质性相似+接触标准中引用,作为原创作品受保护的依据。

三、合理出处标准

如果争议作品能够说明合理出处,则属于著作权保护的排除条件。在影视作品抄袭的认定中,合理出处可以来自不同层面。首先,如果相似的部分仅限于思想层面,根据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不构成侵权。其次,如果相似部分属于唯一或有限表达,由于其高度的功能性,即使存在具体表达上的相似,也同样不构成侵权。最后,如果相似部分来自公有领域或客观事实,属于人类公共财产,也不构成侵权。

委托作品著作权人的确定

委托作品是指作者接受他人委托而创作的作品。委托作品的创作基础是委托合同,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形式,有偿或无偿皆可。委托作品应体现委托人的意愿,实现委托人使用作品的目的。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如果合同未明确约定或未订立合同,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但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种作品与委托作品不同,其著作权归属有特定规则:

一、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

除著作权法第11条第3款外,这类作品的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享有,著作权人可以支付执笔人适当的报酬。

二、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

如果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从约定中确定著作权归属;如果没有约定,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

延伸阅读
  1. 新的房贷政策对二套房购买家庭的认定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 走私核材料罪的认定
  4.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5. 云南省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规定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违禁物品是否享有著作权保护
  2.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3.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4. 著作权代理的定义和特征
  5. 集体管理:信托关系而非代理
  6.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7.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定义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