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认定可以诉讼吗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3-07
医疗过错认定结果出炉了后,患者认为这份医疗过错认定结果跟自己受到的伤害相比差距很多,明明自己伤势是很严重,上面都没有提及。于是当事人想要提起诉讼,但是,医疗过错认定可以诉讼吗?今天来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医疗事故认定的诉讼程序及责任认定方式
一、医疗过错认定的诉讼程序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时,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如果对再次鉴定结果仍然不服,可以继续进行诉讼。
二、医疗过错的责任认定方式
1. 法官直接判定:并非所有医疗纠纷都必须经过医疗鉴定才能明确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如果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进行鉴定。关键在于医疗纠纷案件争议的事实是否属于“专门性问题”,以及法官是否认为需要进行鉴定。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对于疑难、复杂且具有全国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请中华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然而,通常情况下,再次鉴定即为最终鉴定结果。3.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正式实施。该决定规定,在诉讼中,对于涉及鉴定事项的争议,需要进行鉴定时,应当委托列入鉴定人名册的鉴定人进行鉴定。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必须由所在的鉴定机构统一接受委托。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在名册中应明确注明其业务范围。此外,《决定》还明确了鉴定人依法回避和出庭作证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