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定机构有哪些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3-30
实际生活中,患者与医生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医疗事故纠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发生医疗事故纠纷的话,一般都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那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定机构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定机构层级
第一级医疗事故鉴定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由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具体而言,如果医疗纠纷发生在市辖区,那么该区的医学会负责医疗事故鉴定工作;如果医疗事故发生在不设区的市或者县,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应当是当地市、县卫生局的医学会。根据分级鉴定制度,医疗事故鉴定书的出具单位是xx市xx区医疗事故鉴定书或者xx市、xx县医疗事故鉴定书。
第二级医疗事故鉴定
如果对初次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在鉴定文书的最后一页规定,当事人可以在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由省级医学会负责再次组织鉴定工作。这就是第二级医疗事故鉴定。省级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与市县级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相同,鉴定机构通常设在各地省会、直辖市卫生局或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鉴定书被告单位为xx省(自治区)医疗事故鉴定书。
第三级医疗事故鉴定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还规定了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即第三级医疗事故鉴定。然而,与前两级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不同,中华医学会接受医疗事故鉴定有两个条件:第一,不服市县级医疗事故鉴定和省级医疗事故鉴定的鉴定结论,即前两级医疗事故鉴定已经完成。中华医学会不能直接作为第一、第二级鉴定机构,直接接受医疗事故鉴定。第二,中华医学会只接受病历疑难、复杂并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医疗纠纷案件的鉴定申请。符合“重大、复杂、疑难”标准的案件并不常见,因此中华医学会受理的医疗事故鉴定案件数量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