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1-01
根据不同的鉴定标准,对于伤残评定结果会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意味着当事人获得的赔偿金额也会有所不同。目前,只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评定》是国家标准,其他标准和规定都属于部门标准或地方标准。
对于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是普遍适用的,这是没有争议的。
一般情况下,《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适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中,只有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到的人身损害才能适用该鉴定标准。其他一般的人身损害是不能适用该鉴定标准的。
然而,除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评定标准外,国家并没有规定其他一套相应的鉴定标准。这导致全国各地法院在对一般人身损害(非因工受伤)进行鉴定时采用的标准不一致。例如,湖南省和浙江省在非工伤、非交通事故案件中采用《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而其他法院则参照《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或《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进行鉴定。在对一般人身损害进行鉴定时,许多鉴定机构大多采用《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然而,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原因如下:首先,该鉴定标准只适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特殊主体;其次,必须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损害才能适用该标准;第三,这种损害必须由国家指定的机构,即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而不是社会鉴定机构;最后,该鉴定标准评定的伤残等级赔偿标准远低于一般人身损害伤残的赔偿标准。
综上所述,对于非工伤、非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我们期待出现一个全国范围内、各行业统一的伤残鉴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