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审结。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以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延长,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审结。
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制作的一种文书,用于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实体法律关系进行裁判。判决书是对案件争议的解决结果的表达,具有法律效力。
裁定书不是人民法院制作的文书,通常由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包括民商事仲裁、劳动仲裁、人事仲裁机构)制作。裁定书对一定的法律权利义务进行裁决。除了判决书以外,人民法院还制作调解书,用于对民事诉讼、行政赔偿诉讼进行调解达成的具有执行力的法律文书。
裁定书用于对诉讼案件和其他案件进行法律程序上的认定,是一种裁判文书。例如,中止诉讼、终结诉讼、驳回管辖异议、对起诉的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不予执行、撤销仲裁裁决、先予执行、财产保全或行为保全、确认或不确认人民法院国家赔偿、补正裁判文书的笔误、准予或不准予撤回起诉/上诉、发回重审、驳回案外人异议等都可以使用裁定书。在某些实体法律关系的处理中,也会使用裁定书,例如刑事二审维持原判的、减刑、假释、死刑/死缓的复核。
决定书是用于处理裁定书以外的辅助性程序事项的一种文书。例如,决定采取司法强制措施的司法拘留、罚款,不予受理确认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申请,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决定,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复议的事项一律使用决定书。
通知书是一种文书,用于告知当事人某些程序性事项,并不直接导致法律关系的变动。例如,应诉、案件受理通知,举证通知,驳回申诉申请等都属于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