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3-05
孩子出生之后,大多跟着父亲姓,也有些人跟着母亲姓。但是,有些孩子却不跟着父亲姓也不跟着母亲姓,反而是选择他们之外的姓氏,这是否能够得到许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手心律师网小编给您提供一些意见。
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姓氏(《民法通则》《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公民通常应根据父姓或母姓来确定姓氏。然而,在以下情形下,可以选择除父姓和母姓之外的姓氏:
(一) 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以选择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 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如果公民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那么可以选择扶养人的姓氏作为自己的姓氏。
(三) 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除上述情形外,如果公民有其他正当理由,并且该理由不违反公序良俗,那么也可以选择除父姓和母姓之外的姓氏。对于少数民族公民来说,他们的姓氏可以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
修改孩子的姓氏需要哪些材料
如果公民要申请修改姓名,需要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 申请人的书面申请(如果申请人年龄在16岁以下,则由其监护人提出申请)。
2. 如果父母离异并要修改16岁以下人员的姓氏,需要提供离婚证明手续,并经父母双方签署同意的协议书。
3. 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4. 如果申请人是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提交单位、学校人事部门的准予变更证明。如果申请人是在校学生,需要提交所在学校的准予变更证明。如果没有单位的申请人,需要由户口所在地居(村)委会出具证明,并由户籍所在地责任区民警在证明上签署意见,然后由派出所主管所长批准后打印变更更正表(16岁以下人员变更名字时不需要打印变更更正表,由主管所长审批后直接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并提交分局户办大厅审核批准。
最新资讯(《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的规定,自然人通常应根据父姓或母姓来确定姓氏。然而,在以下情形下,可以选择除父姓和母姓之外的姓氏:
(一) 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人可以选择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 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
如果自然人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那么可以选择扶养人的姓氏作为自己的姓氏。
(三) 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除上述情形外,如果自然人有其他正当理由,并且该理由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也可以选择除父姓和母姓之外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