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是怎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其它承包知识法律知识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是怎样的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11-15

 
155548
如果自己已经承包了农村土地,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不想再承包的,可以将承包的土地进行流转,双方需要签订流转合同。流转需要有法律依据,那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基本概述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范流转行为,维护当事人权益

为了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行为,保护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相关规定,制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第三条 保护农业用途和利益相关方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规范有序的流转关系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形成的流转关系应当受到保护。

第五条 政府部门的指导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同级人民政府的规定,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合同管理。

第二章 流转当事人

第六条 承包方的权利和自主决定权

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是否流转承包土地、流转的对象和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承包方依法流转其承包土地。

第七条 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或扣缴。

第八条 委托流转的书面委托

承包方自愿委托发包方或中介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时,应当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委托书应当明确委托的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

第九条 受让方的条件和优先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方可以是承包农户,也可以是其他依法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受让方应当具备农业经营能力。

第十条 双方协商确定流转方式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期限和具体条件应当由流转双方平等协商确定。

第十一条 流转意向的备案和申请

承包方与受让方达成流转意向后,以转包、出租、互换或其他方式流转的,承包方应当及时向发包方备案;以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事先向发包方提出转让申请。

第十二条 保护流转土地

受让方应当依法保护流转土地,禁止改变其农业用途。

第十三条 转包流转的再流转需获得同意

受让方将以转包、出租方式流转的土地再次流转时,应当取得原承包方的同意。

第十四条 流转补偿

受让方在流转期间因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当土地流转合同到期或未到期时,承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土地,受让方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具体补偿办法可以在土地流转合同中约定或双方通过协商解决。

第三章 流转方式

第十五条 流转方式的多样性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符合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进行流转。

第十六条 转包和出租方式的流转

采取转包、出租、入股方式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流转的,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保持不变,双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保持不变。

第十七条 互换方式的流转

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方之间可以自愿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双方对互换土地原享有的承包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相应互换。当事人可以要求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 转让方式的流转

采取转让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发包方同意后,当事人可以要求及时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变更、注销或重发手续。

第十九条 入股方式的流转

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可以自愿将承包土地入股发展农业合作生产,但股份合作解散时入股土地应当退还原承包农户。

第二十条 依法登记后的流转

通过转让、互换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经依法登记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符合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进行流转。

第四章 流转合同

第二十一条 签订书面流转合同

承包方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应当与受让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式四份,流转双方各执一份,发包方和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各备案一份。如果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过一年,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

第二十二条 委托流转的合同签订

承包方委托发包方或中介服务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时,流转合同应当由承包方或其书面委托的代理人签订。

第二十三条 流转合同的内容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般应当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流转土地的四至、座落、面积、质量等级;流转的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转方式;流转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流转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违约责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文本格式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二十四条 合同鉴证的申请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可以向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申请合同鉴证。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不得强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接受鉴证。

第五章 流转管理

第二十五条 流转要求的备案和报告

发包方对承包方提出的转包、出租、互换或其他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要求,应当及时办理备案,并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承包方转让承包土地并经发包方同意的,应当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报告,并配合办理有关变更手续;发包方不同意转让的,应当于七日内向承包方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 流转合同的指导和签订

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达成流转意向的承包方提供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格式,并指导签订。

第二十七条 流转情况的登记

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登记册,及时准确地记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情况。对于采取转包、出租或其他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应当及时办理相关登记;对于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应当及时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等手续。

第二十八条 文件和资料的归档和保管

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及有关文件、文本、资料等进行归档并妥善保管。

第二十九条 流转登记的受理

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申请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或农村经营管理)主管部门应当予以受理,并依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 中介组织的备案和服务

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的中介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或农村经营管理)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其指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提供流转中介服务。

第三十一条 违约纠正和调解

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在指导流转合同签订或流转合同鉴证中,发现流转双方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约定,要及时予以纠正。当流转发生争议或纠纷时,当事人应当依法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不愿意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其他土地流转方式的适用

通过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可以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其他方式流转,其流转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转让和其他流转方式的定义

转让是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灭失。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承包方将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出租时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的施行时间

本办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延伸阅读
  1. 土地承包经营权适用的法律
  2. 土地流转合同范本内容
  3. 农户土地流转协议
  4. 土地入股协议书怎么写
  5. 土地使用权侵权纠纷赔偿协议的内容有什么

土地承包热门知识

  1. 土地承包方式的分类
  2. 机动地的定义和作用
  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主体
  4. 甲方(发包人):
  5. 土地权属变动及其登记手续
  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与弊
  7. 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土地承包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