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保密协议后可以随意辞职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法律知识

签订保密协议后可以随意辞职吗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5-21

 
147120
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更新换代也是一眨眼的事。商业秘密由此变得更加重要起来,因此很多企业会跟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那么,签订保密协议后可以随意辞职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签订保密协议后的辞职影响

签订保密协议后,辞职受到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不可以随意辞职。尽管辞职是劳动者的权利,但在保密期内,劳动者仍需履行保密义务,并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辞职手续。

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的区别

1. 法律性质不同:保密义务是法定的,而竞业限制义务是约定的。劳动者的保密义务源于对雇主的忠诚义务,这是基于诚信原则的合同义务。由于劳动合同具有人身属性,劳动者的忠诚义务程度较一般民商事合同更大。劳动者成为雇主成员后,必须维护雇主合法权益并承担保密义务。即使劳动合同未明确约定保密义务,劳动者仍应遵守。竞业限制则需要双方签订协议约定。

2. 费用支付不同:保密义务是无偿的,而竞业限制义务是有偿的。劳动者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要求额外报酬,即使雇主在劳动关系存续或终止后未支付额外经济补偿,劳动者仍需履行保密义务。竞业限制涵盖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终止后,雇主在劳动关系终止后需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经济补偿。

3. 违约责任不同:违反保密义务可能承担违约与侵权责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最多承担违约责任。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甚至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而竞业限制是约定义务,劳动者单纯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时,应承担违约责任并向雇主支付违约金。

4. 履行时机不同:劳动者在职期间应履行保密义务,而离职后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有绝对的保密义务;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有相对的保密义务,即原则上劳动者可以运用之前所学知识和经验,但需兼顾雇主利益,通常有期限限制。只要商业秘密在法律上仍未公开,劳动者无论在职与否都应遵守保密义务。劳动关系终止后,为更好保护雇主商业秘密,雇主可与劳动者协议限制其就业自主权以保护商业秘密。

延伸阅读
  1. 展览合作协议
  2. 合作协议书
  3. 合作协议
  4. 合作推广协议
  5. 委托代持股协议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购买存在权属争议的域名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2. 有关商号制度的立法形式问题
  3. 技术转让协议
  4. 商品包装和装潢的特点
  5. 黄金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6. 商标专用权与商号权的区别
  7. 并购准备阶段的法律服务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工程施工保密协议范本
  2. 培训保密协议范本
  3. 财务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4. 信息系统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