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3-21
根据实际情况,侵权商标行为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七章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五十二条,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构成犯罪,侵权人将面临最高30万的罚款和坐牢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七章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五十二条,印刷自己注册好的商标或者别人转让给自己的合法商标属于合法行为,不会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七章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五十二条,以下行为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商标注册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当发生侵权纠纷时,当事人可以按照以下途径解决:
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侵权纠纷。
如果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侵权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时,可以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
如果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