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债的变更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24
债的变更,指不改变债的关系的主体,而仅改变债的关系的内容。那么债的变更应具备哪些条件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债的变更及其法律要求
一、债的变更与债的发生的区别
债的变更是指在原有债务关系的基础上,当事人对部分内容进行改变,作为履行的依据。而债的发生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建立起新的债务关系。
二、债的变更的有效性要求
债的变更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并且变更后的债务内容必须是有效的。
三、债的内容的变更范围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合同条款的变更都可以构成债的变更。债的内容变更的范围包括:
- 标的种类的变更,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变更标的物种类;
- 标的数量的变化;
- 标的物品质量、规格的变更;
- 债务性质的变更,例如买卖变为租赁,合同债务变更为损害赔偿;
- 期限的变更;
- 履行地点、方式的改变;
- 结算方式的改变;
- 附加条件的增加或删除。此外,债的担保、违约金等的变更也属于债的内容变更。
四、债的变更的要求
债的变更必须经过当事人协商一致或依法律规定及法院判决。债的变更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 根据法律明文规定,债务人因自身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债务人的履行义务变更为赔偿损失的义务;
- 根据法院判决,例如对于可撤销的合同,可以请求法院作出变更合同内容的判决。又如根据《民法通则》第108条的规定,暂时无力偿还的债务可以裁决分期偿还;
- 由债务双方达成变更债务的协议,这是最常见的债务变更方式,需要债务双方就变更达成一致。根据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7条的规定,变更经济合同的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根据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需要满足以下情况: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一致,且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由于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的全部义务;另一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未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