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5-15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的一年内,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因此,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即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
如果患者死亡,鉴定申请应在死亡后的一年内提出。而如果损害结果在多年后才被发现,自发现之日起算一年内可以提出鉴定申请,但超过20年的情况下,法院将不予保护,鉴定也将失去实质意义。
在患者死亡的情况下,进行尸检以明确死亡原因是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前提。然而,尸体的物理和化学状态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设定一定的时间限制。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应进行尸检,如果具备尸体冻存条件,可以延长至7天。尸检必须得到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并由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有义务进行尸检。当事人可以邀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如果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并对死因判定产生影响的,责任将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的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