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7-1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具有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双重性质。它解决的问题是经济赔偿问题,类似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然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是独立的民事诉讼,而是在刑事审判程序结束后进行的诉讼活动。由于其特殊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适用法律上也具有特殊性。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根据我国的基本司法制度,审判权属于人民法院。因此,人民法院应该是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主持者。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不应该主持调解,因为这违背了我国基本的司法制度。
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以判决的方式处理,而不是进行调解。因为国家检察机关与被告人的地位有明显差别,被告人只有依法赔偿,没有协商的余地。如果进行调解,会导致检察机关和犯罪分子讨价还价的荒谬情景。
如果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附带民事诉讼也就不存在了。因为附带民事诉讼是依附于刑事诉讼的,撤销刑事案件后,公安机关可以告知受害人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对损害赔偿纠纷进行行政调解。
对于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提起民事诉讼,而不是由检察院进行调解。即使原告撤诉,诉讼仍不能终结,因为检察院无权决定准予撤诉。这也是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需要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法。
在宣告被告人无罪的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在宣告无罪判决中判处被告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如果先宣告无罪判决,人民法院仍应对附带民事诉讼进行审理,作出调解或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