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0-01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由于法定事由而暂时中止诉讼时效的情况。法定事由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这些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一、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二、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三、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四、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法定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才能产生中止诉讼时效的效力。
诉讼时效中止之前已经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继续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然而,中止的时间过程不计入时效期间。因此,民法将时效中止视为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