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嫌疑人辩护权利规定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26
罪犯辩护权的定义和实现
一、罪犯辩护权的定义
罪犯辩护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根据法律规定,有权对指控进行辩解、反驳的一项诉讼权利。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罪犯的权利。
1. 罪犯辩护权的实现
根据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罪犯辩护权得以实现。
宪法第125条规定了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了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首先询问其是否有犯罪行为,并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或无罪的辩解。犯罪嫌疑人对于与犯罪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除了可以自行行使辩护权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两人作为辩护人。
2. 罪犯辩护权的内容和特点
罪犯辩护权具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 辩护权是法律赋予给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
- 辩护权是刑事诉讼案件程序上成立的基础。
- 辩护权是一项针对指控进行的诉讼权利,可以反驳指控,也可以对行为或事项进行辩解和说明。
- 辩护权包括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自行辩解、反驳控诉的权利,获得辩护人辩护的权利,以及有关机关保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获得辩护的义务等内容。
- 辩护权是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的诉讼权利,是公民或单位所享有的实体权力,在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享有的整个诉讼权利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诉讼权利基本上是为行使辩护权而配合的。
3. 罪犯辩护权的具体实现
根据以上规定,罪犯辩护权的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
- 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 犯罪嫌疑人有权要求检察人员回避,对检察人员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情况,或检察人员违反规定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情况,犯罪嫌疑人有权要求其回避。
- 犯罪嫌疑人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聘请的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