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网络诈骗立案后办案程序是什么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1-26
刑事网络诈骗案件立案及办案程序,对诈骗未遂的处罚
公安机关的办案流程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网络诈骗案件时,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接到报案后,进行调查,以锁定犯罪嫌疑人;然后进行抓捕并将其归案;接着进行刑事拘留;随后继续侦察,完善证据链;侦察结束后,将案件提交检查机关;检查机关进行审查认定,如果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则批准逮捕;如果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则发还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或者不予起诉;最后进行起诉。
对诈骗未遂的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诈骗未遂的情况,如果诈骗行为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目标,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应当定罪处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 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
- 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
- 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
如果实施以上行为的数量达到上述标准的十倍以上,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则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对于同时存在诈骗既遂和诈骗未遂的情况,根据量刑幅度的不同,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处罚。如果达到相同量刑幅度,则以诈骗罪既遂进行处罚。
网络诈骗防范措施
-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除非是正规、可信的网站或商家,否则最好不要留下个人信息。
- 随时更改密码。定期更换密码,且密码的组合规律只有自己才知道。
- 警惕钓鱼网站。要警惕那些看似与正规购物网站相似的钓鱼网站,特别是要求输入信用卡密码的网站。
- 多关注信用卡动态。开通信用卡短信提示功能,及时了解异动情况。
- 注意上网细节。不要在非个人电脑上登录网上银行或进行网上交易,即使是私人电脑也要加强防范。
- 熟记官方电话。对于来电称信用卡被恶意透支等情况,只相信银行的官方号码。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
- 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 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犯罪未遂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未能得逞,而犯罪中止是行为人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
- 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即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并有效地防止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 刑事责任不同。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理论通说,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未完成是否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犯罪未完成,则属于犯罪未遂;如果是由于犯罪人自己的意志放弃犯罪,则属于犯罪中止。总结而言,当能达到犯罪目的而不愿意时,为犯罪中止;当欲达到犯罪目的而不能时,为犯罪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