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刑事案件如何处置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9-28
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在我国境内实施的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刑法的处罚,所以无论是我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触犯刑法的都要接受处罚,但外国人判刑就比较麻烦,那么涉外刑事案件如何处置?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涉外刑事案件的处理原则
1.适用中国刑事法律和信守国际条约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1987年8月27日发布的《关于处理涉外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涉外案件的处理应遵循中国的法律规定,以维护国家主权,并遵守参与和签署的多边或双边条约的相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317条,如果国内法与我国承担的条约义务发生冲突,应当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保留的条款除外。
2.外国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中国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并承担诉讼义务的原则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条和第14条的规定,外国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中国境内享有诉讼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根据公安部的《规定》第321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316条,外国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我国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3.使用中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319条规定,在审判涉外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应使用中国通用的语言和文字,并为外国籍被告人提供翻译服务。如果外国籍被告人懂得中国语言和文字,并拒绝他人翻译,应由其出具书面声明或将口头声明记录在案。诉讼文书应为中文版本,并附有被告人懂得的外文译本,但译本不需要加盖人民法院印章,以中文版本为准。翻译费用由被告人承担。具体而言,涉外刑事诉讼中使用中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包括以下内容:(1)公安司法机关在涉外刑事诉讼中应使用中国通用的语言进行预审、法庭审判和调查讯问。(2)公安司法机关在涉外刑事诉讼中应使用中文制作相关诉讼文书。(3)公安司法机关在涉外刑事诉讼中应为外国籍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服务。如果外国籍诉讼参与人懂得中国语言文字,并拒绝他人翻译,应由其出具书面声明或将口头声明记录在案。(4)公安司法机关在送达诉讼文书给外国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时,应附上受送达人懂得的外文译本,但译本不需要加盖公安司法机关印章,以中文版本为准。
外国人涉案是否能请中国律师
根据1981年10月20日司法部、外交部、外国专家局发布的《关于外国律师不得在我国开业的联合通知》,外国律师不得在中国开展业务,不得以律师名义代理诉讼和出庭。1992年5月26日司法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外国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设立办事处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外国律师事务所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业务范围,不得代理中国法律事务,但可以代理外国当事人,并委托中国律师办理在中国境内的法律事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73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41条的规定,外国人在中国进行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时,必须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320条规定,外国籍被告人委托律师进行辩护,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自诉人委托律师代理诉讼时,必须委托具有中国律师资格并依法取得执业证书的律师。综上所述,外国籍当事人在涉案时可以委托中国律师进行辩护或代理诉讼,而不允许委托外国律师。外国律师接受委托参与诉讼时,不得以律师身份出现,也不享有中国法律赋予律师的权利,人民法院只将其视为一般的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如果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中国律师为其辩护,但应获得被告人的书面声明或口头声明后方可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