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22
拆迁补偿的方式有两种:货币补偿和产权房屋调换。产权调换可以在原地安置或异地产权调换,以房屋建筑面积为基础,结算差价或不结算差价。
被拆迁人在委托律师时,应被告知可以选择补偿方式。但是选择权受以下两种条件限制:一是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能进行产权调换,只能选择货币补偿;二是如果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解除租赁关系的协议,只能进行产权调换,不能选择货币补偿。
对于私有房屋的拆迁,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对于公有房屋的拆迁,拆迁人应与房屋使用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对于租赁房屋的拆迁,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共同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但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分别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1)拆迁的公有出租房屋,且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
(2)拆迁的私有居住房屋,租金按政府规定标准执行。
(3)拆迁房屋由房管部门代管。
(4)拆迁宗教团体委托房管部门代理经租的房屋。
上述所指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包括由房管部门代理经租的私有居住房屋、落实私房政策后由房管部门代为经租的居住房屋,以及1983年12月17日《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实施前已建立租赁关系且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
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协议的签订主体。
(2)被拆除房屋的位置、性质和建筑面积。
(3)补偿安置方式。
(4)货币补偿金额。
(5)搬迁期限。
(6)违约责任。
(7)争议解决方式。
(8)其他约定事项。
如果进行房屋调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还应包括调换房屋的价值金额、面积、地点、层次和交付时间等事项。拆迁人应支付搬家补助费和设备迁移费。对于拆迁居住房屋的期房调换,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约定过渡期,并遵守过渡期的约定。在过渡期内,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需自行安排住处,拆迁人还需支付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助费。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由市价格主管部门和市房地资源局共同制定。
如果当地要求备案协议,受托律师应提醒拆迁人按照当地规定将签订的所有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报备拆迁主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