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伪造征地协议如何维权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02-09
有些地方政府在征地的时候受到村民的拒绝,但该征地又必须要完成,于是它们就会伪造村民的征地协议。当发现有类似的情况时村民应该要懂得维权,那么政府伪造征地协议如何维权?手心律师网小编带你了解具体情况。
政府伪造征地协议的维权方法
当事人可申请鉴定协议真伪
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鸳鸯合同”若为真假合同,审判机关应慎重处理。根据法院审理案件的原则,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必须去除伪造的部分,保留真实的部分。当事人对存在疑问的合同提出司法鉴定申请后,法庭可委托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判断合同的真实性。
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在合同诉讼过程中,若一方当事人提供虚假合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和责任。法庭根据情况可对其处以司法拘留等处罚措施。此外,若一方当事人通过使用假公司印章来伪造合同,其行为可能已触犯刑法,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
伪造合同在法律上的定性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时,诈骗数额应以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的考虑因素。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欺骗手段
行为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时,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 明知没有履行合同能力或有效担保,采取以下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 虚构主体
- 冒用他人名义
- 使用伪造、变造或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其他证明文件
- 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
- 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担保
- 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交付款物
- 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
- 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
- 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
- 隐匿合同货物、货款、预付款或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拒不返还
- 合同签订后,以支付部分货款,开始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双方另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