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环境侵权适用法律的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法律知识

特殊环境侵权适用法律的原则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7-31

 
99658
特殊环境侵权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在法律上也有相关的规定。并且,特殊环境侵权后的后果更严重,那么,特殊环境侵权适用法律的原则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特俗环境侵权适用法律的原则

一、特别性规定优于普通法

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环境法律中关于侵权责任的法律规范属于特别性规定,因此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例如,《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如果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由受害人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减轻排污方的赔偿责任。这一规定综合了一般侵权的过错责任原则和特殊侵权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于确定水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归属具有特别意义。在审理此类水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时,应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来确定当事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二、环境法律中的侵权责任规范为原则性规定

环境法律中的侵权责任法律规范的内容属于笼统性、原则性的规定,一般不作为司法裁判的法律依据。从总体上看,环境法主要调整的是环境行政法律关系,而非环境民事法律关系。因此,环境侵权的规范在环境法律中数量较少、内容简略。例如,《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因放射性污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受到固体废物污染损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依法赔偿损失;《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并依法赔偿损失。尽管这些规定与《侵权责任法》的立法宗旨相符,但由于其内容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解决当事人争议的关键问题。因此,在环境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来确定责任主体、责任构成、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等。

三、被《侵权责任法》取代的环境法规定

一些环境法律中的侵权责任法律规范已经被《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取代,因此在适用时应以《侵权责任法》为准。目前,现行的环境基本法和单行法多数出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其中的某些规定已经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无法适应当前环境整治工作的需要。因此,后续法律的一些新规定取而代之是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在适用法律时,应特别注意被《侵权责任法》取代的环境法规定,以确保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延伸阅读
  1. 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定义及主体
  2. 原告:___,性别:___,___族,___年____月____日生,住所: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法定代理人:___,性别:___,___族,___年____月____日生,住所: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被告:____
  3.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担责吗
  4.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
  5. 婚内索赔问题的法律支持问题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产品质量侵权及其法律责任
  2. 产品质量责任的认定方式
  3. 船舶污染的法律分类
  4. 债权的法律解释和分类
  5. 如何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法律途径与协商解决
  6. 法律上如何判定剽窃行为
  7. 侵权行为人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表现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专利侵权纠纷
  2. 法律对未注册驰名商标如何保护?
  3.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4. 著作权(版权)侵权纠纷
  5. 环境污染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6. 侵权纠纷
  7. 合同的加害给付责任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