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程序法律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征收 > 征地流程法律知识

土地征收程序法律规定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1-01

 
9419

土地征收程序法律规定

1、先补后拆

土地拆迁涉及到被拆迁人的直接利益,补偿是拆迁的关键。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并保护被拆迁者的利益,土地征收程序法律规定,被拆迁人应先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再搬迁,以避免补偿款未到位或没有新房的情况发生。被拆迁人可以选择多种补偿方式,包括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

2、拆一还一

如果被拆迁人选择产权置换,那么按照1:1的面积计算标准,将被拆迁人的房屋与拆迁方提供的房屋进行置换,以确保被拆迁人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

3、保障生活水平

土地征收程序法律规定,拆迁行为必须保证被拆迁人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也就是说,被拆迁户的生活水平在拆迁之后应等于或高于原有水平。

4、禁止非法拆迁和迫迁

土地征收程序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采取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包括暴力、威胁、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行为。对于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依法给予处分;对于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于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房屋拆迁补偿

房屋拆迁补偿一般包括两类:房屋补偿费和周转补偿费。房屋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分档次,并按平方米单价计算。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根据临时居住条件划分档次,并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6、拆迁违法形势

在实际拆迁中,拆迁方往往以拆除违章建筑的名义进行非法强拆,损害被拆迁户的利益。拆除违章建筑是国土、规划、城管等部门在行使城市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然而,拆迁方滥用职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7、禁止“以租代征”

“以租代征”是一种违法行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及缴纳税费。这种行为干扰了建设用地管理秩序,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因此,严禁“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8、政府责任下移

近年来,一些区县政府将拆迁责任下移至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责任不明确,权责不对等的问题。因此,应加强监管,确保政府在拆迁过程中履行职责,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征地拆迁费用属于地勘费用吗
  2. 农村土地征收征用的法律限制
  3. 土地征收行为未实施,征地批文失效
  4. 政府违法征地应对措施及法律举报渠道
  5. 怎么写征地拆迁听证申请书

土地征收热门知识

  1. 村委会挪用贪污征地补偿款的法律责任
  2. 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范围
  3.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新标准怎样规定
  4. 企业是否有权利强制员工停薪休假?
  5. 已签字的房屋拆迁补偿不合理怎么办
  6. 占地的树苗怎么赔偿标准
  7. 土地使用补偿款是如何分配的
土地征收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