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7-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时,需要取得以下文件:
1.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审查,提出预审报告,并附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2. 供地方案:建设单位持有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经审查后拟定供地方案,并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若需要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则应向上级人民政府申请。
3. 建设用地批准书:供地方案经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4. 征收补偿方案:征收补偿方案是指对被征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进行合理补偿的方案。
根据以上规定,土地征收必须获得以上批文方可合法进行。
土地征收应当按照法定程序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具体程序如下:
1. 征地通告发布:市、县国土资源局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明确指出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2. 征求意见并协调解决:市、县国土资源局会同被征地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如有不同意见,应记录并予以处理和协调解决。对于有异议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和补偿方式,被征地相对人有权提出听证申请,相关部门应依法组织听证。
3. 实地调查和确认:市、县国土资源局会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实地调查被征土地的边界、用途、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的种类、数量、规格等,并现场填制调查表,由相关人员共同确认无误后签字。
4. 决议和公示: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应按照民主程序作出决议,决议内容涉及协议的主要内容。决议通过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应向农村村民公示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以上是手心律师为您提供的相关法律问题解答。根据我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的规定,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时,需要取得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供地方案、建设用地批准书、征收补偿方案等文件。如需法律咨询,请访问手心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