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9-30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因环境保护问题禁止养殖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关停和征收鱼塘时,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根据该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于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综合整治方案,采取组织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有计划搬迁或者关闭畜禽养殖场所等措施,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治理。
根据该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或者因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导致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通常情况下,对于穿越鱼塘的线路征地面积,一般按照水面上有形物体的表面积来计算,包括道线、辅路、防浸护堤等。然而,这种直观的表面积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占地情况。由于鱼塘是立体结构,线路征地所依托的并不是水面和水体,而是塘底。在实现水面通行时,必须砌筑坝体式基础,这种基础通常采用底角30°~45°的等腰梯形结构,以确保安全稳固。因此,鱼塘的水体体积结构和水下通行结构发生了改变,这种征地情况可以通过截面图来直观、真实地反映出来。如果以坝体浮出水面的表面积作为征地补偿面积,显然是不能被养殖户接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水下、水中、水面的转化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的可塑性介质特点。
有两种主要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种方法是借助地上建筑按各自用途的建筑面积分摊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来计算分摊土地面积的比例系数,将线路沉入式坝体占新形成的现状鱼塘容积的比例作为分摊水面表面积的比例系数,得到的面积作为征地补偿面积,即容积比例分摊法。这种方法尊重了水上、水下的工程环境和养殖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了水体介质和浮力原理,从数量上解决了线路沉入式坝体及占地面积问题,能够被养殖户和征地单位所接受。这种方式的数学计算意义必须是梯形结构,而不是矩形结构。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以水下坝体的底面积向上投影至水面的投影面积作为占地面积。这种方法符合透视原理,利用鱼塘水深相对较浅、基底可视的特点,将水下地表表面积隔水透射,空间换位,重新真实反映水下坝体实际占地情况。这种方法在清塘空底时更好解释,相当于以塘底作为占地的起点,符合鱼塘水体动态变化和具有附着物属性的特点,充分利用了水体的透视反射特点。然而,这种方法没有充分利用水体整体性和介质性、变化性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建设项目往往是整体征占鱼塘,多数情况下改造利用为绿化环境,而部分征占主要是穿越、跨越式占地,借助鱼塘的空间或塘底作为支撑。以热电厂铁路专用线穿越鱼塘为例,其征地补偿问题不仅涉及表面性问题,还涉及塘底筑坝(基)、切割水体、机械振动、环境再造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主要的技术性问题包括征地面积的计算和次生破坏的补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