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2-25
土地权属争议需由当事人协商解决,若无法达成协议,则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查和处理。若需要作出处理决定,该部门将拟定处理意见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处理。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相关事宜。
1.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发生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对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由镇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2. 下列案件不作为争议案件受理:
(1) 土地侵权案件
(2) 行政区域边界争议案件
(3) 土地违法案件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案件
(5) 其他非土地权属争议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时,可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法律规定,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是指国家对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因土地被征收而造成的土地减少或无地可耕的损失进行的补偿。
安置补助费是指对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的农民,因国家征收土地而带来的生产、生活困难,国家给予必要的生产、生活补助费用。
青苗补助费是针对征收耕地上未收获作物的情况而设立的。对于短期农作物,按照一季产值进行补偿;对于多年生农作物,根据种植期和生长期长短给予合理补偿。对于水产养殖的青苗,根据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养殖设施等情况给予补偿。
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是对被征收土地上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的拆除、搬迁、恢复、移载、砍伐等进行的国家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