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8-04
在离婚协议中,如果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过于笼统,没有详细说明财产及处理方式,可能导致遗漏财产的情况发生。此时,双方可以重新协商,达成新的协议,明确财产的数额、分割方案和分配数目。
根据《婚姻法》第47条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财产。如果离婚后发现有遗漏财产并且另一方发现了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该财产的存在和实际占有状况,却不提出分割要求,应视为默认对方对该财产的所有权,放弃分割要求。如果当事人确实不知道该财产存在,并导致未提出分割请求,引起遗漏分割的情况,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有遗漏财产之日一年内提起诉讼分割。
办理离婚登记后,备案于民政局的离婚协议是生效的,一旦签订,很难反悔。因此,在签订协议时,双方需要冷静理智,确保协议内容具有操作性,避免过于简单和宽泛的约定。
例如,在财产分割时,协议约定财产已分割完毕,双方无异议。但如果没有明确约定财产的具体项目和处理方式,双方意见容易产生分歧。一方可能认为财产已无需分割,归谁名下就归谁所有;而另一方可能认为协议约定不明确,应依法进行分割。在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法院诉讼解决。
然而,法院一般会认为协议已分割完毕,除非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才会支持重新分割的请求。因此,在签订财产分割协议时,务必慎重考虑。如不清楚如何撰写协议,可以寻求律师代写。
为防止一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隐匿财产,协议中不应包含类似“男女双方名下的其它财产归各自所有”或“男女双方无其它财产争议”的约定。这样可以避免在离婚后失去起诉分割对方隐匿财产的机会。
经过婚姻登记管理部门备案的离婚协议已具备法律效力,无需公证。然而,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具有更强的效力。公证处代表国家行使公证权,意味着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得到国家的认可。除非有充分的相反证据证明离婚协议内容不实,否则法院一定会支持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为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麻烦,最好还是进行公证。
例如,如果协议约定房产归你所有,在离婚后需要办理过户手续。如果对方不配合,你可以凭借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直接前往房产管理中心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