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1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征收应先进行补偿后进行征收,征收补偿款应在征收前发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土地进行征收时,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然而,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如果按照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规定支付后,仍无法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各项补偿费用由被征地单位收取后,按以下方式处理:
这些费用由被征地单位进行管理和使用。
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
(1) 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由其进行管理和使用。
(2) 由其他单位安置的,支付给安置单位。
(3) 对于不需要统一安置的情况,安置补助费可以直接发放给安置人员个人,或经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其保险费用。
1. 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立专户存放。
2. 使用情况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3. 分配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并报乡政府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