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1-12
1999年1月15日,杨某申请了ZL 992307783号“一种带防盗条的窗扇”实用新型专利,并于1999年11月20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2006年4月,杨某向昆明市知识产权局提出处理请求,称某公司自2003年以来生产、销售与其专利特征相同的产品。5月26日,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向杨某发出《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受理通知书》。6月21日,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委托云南省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保护技术鉴定。云南省知识产权局组织专家对某公司生产的“防盗窗扇”产品技术特征与杨某的“一种带防盗条的窗扇”实用新型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进行鉴定,并于6月27日出具了鉴定意见书。7月5日,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对该专利纠纷进行了口头审理,并于7月31日作出了(2006)昆知处字02号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该处理决定认定某公司生产的“防盗窗扇”产品侵权,责令某公司停止制造销售侵权产品并销毁尚未出售的侵权产品。某公司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某公司认为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处理该案时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首先,杨某提交的请求书均无请求人杨某签名,其代理人签名既无授权,也不符合《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7条明确规定应当由请求人签名或盖章的规定。其次,杨某的授权委托书无法证明委托人的签字是杨某本人行为,虽经事后追认,但无杨某本人签字的授权委托书和处理请求书均是无效的。第三,某公司从未收到以某公司为被请求人的处理请求书。第四,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在处理过程中未通知当事人就对合议组组成人员随意更换。第五,昆明市知识产权局自行委托省知识产权局作出《鉴定意见书》,专家鉴定组组长系该鉴定组的法律专家,但其提交的专家职称证书系已过期的助理研究员的专业技术证书,并且鉴定结论对是否侵权作出了法律上的判断,超出了技术鉴定范围。第六,在作出处理决定前,没有履行任何告知义务,更没有听取当事人对处理决定的意见,处理程序严重违法。
某公司认为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处理该专利侵权纠纷的程序不合法。上述争议焦点中的各项事实和证据都表明了处理程序的违法性。某公司主张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在处理该案时未能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导致处理决定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昆行初字第7号):判决驳回某公司的诉讼请求。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1撤销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昆行初字第7号行政判决;2撤销昆明市知识产权局2006年7月31日作出的(2006)昆知处字02号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一、二审案件受理费各人民币100元,由被上诉人昆明市知识产权局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