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4-05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违反商标法相关规定,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确定共同被告是一个重要问题。侵权行为可以直接和典型地表现为印制侵权商标标识、侵犯服务商标专用权以及制造、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商品等行为。同时,也存在间接和非典型的商标侵权行为,如为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行为。在实施这些行为时,被告可能在同一地域或不同地域。对于在同一地域的被告,是否都应列为共同被告存在争议,而对于在不同地域的被告,是否需要列为共同被告也存在争议。
商标侵权诉讼中,主体问题与管辖问题密切相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进一步解释了侵权结果地的概念。然而,对于侵权结果地的理解和确定一直存在争议。最近有一种观点认为,侵权结果地是指实施侵权行为的直接结果发生地,即销售者销售侵权商品的地点。然而,这种观点仍然存在将侵权行为地与侵权结果地割裂的问题。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常见的情况是几个被告共同侵权。共同侵权的条件是被告在主观上有共同过错,即被告之间有共同的意思联络,而排除某个被告的行为偶然与他人的行为发生竞合。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对被告在实体上要分清责任,程序上可以不要求被告参加共同诉讼。被告之间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的作为,包括委托设计、印制侵权商标标识、委托加工或共同制造侵权商品的成品和半成品,以及负责商标侵权产品的监制、总经销、包销或分销、仓储、运输、隐匿、邮寄等职能。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告因共同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害是共同的、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诉讼中,他们应被列为共同被告。如果这些被告不在同一地点,任何一个被告的住所地法院都对这一商标侵权的共同诉讼有管辖权。原告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任何一个侵权人的住所地法院起诉,并将所有侵权人列为共同被告。法院判决侵权赔偿时,每个被告的首选标准是以其侵权获利作为承担侵权赔偿的依据。如果有些被告的侵权获利难以计算出来,则可以考虑以原告受到的损害作为被告赔偿的依据。需要强调的是,在共同侵权的诉讼中,被告除了各自承担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外,还要承担连带的补充清偿责任。
商标侵权民事赔偿机制的构建需要确定合理的赔偿范围和赔偿额度。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权利人因侵权行为导致销售量减少、利润下降等造成的损失。间接损失包括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和符合规定的律师费用。
然而,对于间接损失范围的确定仍有争议。商标适用法律司法解释第17条规定的间接损失范围包括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和符合规定的律师费用。但是,这种规定并不能完全填补权利人的损失,也没有完全将因侵权而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到侵权人行为中。因此,在确定间接损失范围时,应考虑商标权的商誉损害赔偿和商标权自身精神利益损失的赔偿。
商标权的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侵权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商业信用受损。商誉损害赔偿应被纳入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范围。此外,商标权自身的精神利益损失是指因侵权行为导致商标权价值减少的损失。商标权的精神利益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重要,但我国商标法并未明确规定商标权的精神利益损失赔偿。因此,完善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机制需要确立商标权精神利益损失的赔偿责任。
商标侵权民事赔偿额的确定需要涵盖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根据商标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直接损失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侵权商品的销售量和单位利润进行计算。如果单位利润无法确定,可以按照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进行计算,或者根据权利人因侵权造成的销售减少量或侵权商品销售量与注册商标商品单位利润的乘积进行计算。间接损失包括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和符合规定的律师费用。
然而,直接损失赔偿额的确定仍存在问题。首先,利润的概念仍然模糊不清。利润可以根据来源分为生产利润、销售利润、经营利润和税后利润。通常将销售利润作为利润的理解,但笔者认为采用税后利润更为合理,因为税后利润是扣除生产、销售成本和全部税金后的经营成果。其次,如果侵权产品的具体销售量无法确定,可以将侵权人正常经营时的日产量与侵权天数的乘积作为侵权销售量,但需扣除库存品、代销品和退货品。此外,商标侵权的间接损失赔偿应包括商誉和商标权自身精神利益损失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