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作品与影视作品著作权之差异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归属法律知识

演绎作品与影视作品著作权之差异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2-11

 
319298

概念的区别

1. 演绎作品著作权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演绎作品是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演绎作品的创作人在对原作品进行再创作时,应事先征得原作者的同意,并支付规定的报酬。同时,原作者仍享有署名权,演绎作品的创作人不得对原作品进行歪曲、篡改等行为。如果演绎作品的创作人对已超过保护期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可以不征得原作者的同意,也可以不支付报酬,但原作者的署名权不得侵犯,作品的不受歪曲、篡改权也不得侵犯。演绎作品的作者在进行作品的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时,其他人也可以对该作品进行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各演绎作品的作者对自己创作的演绎作品分别享有著作权。

2. 影视作品著作权的概念

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引入"影视作品"这个名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使用的是"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的表述。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在《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中表述为"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表现的作品",而在《世界版权公约》、《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中则直接引用了"电影作品"的概念。在我国,影视作品主要包括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等具体形式。

归属及行使的区别

1. 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

演绎行为是演绎者的创造性劳动,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方式。演绎创作所产生的新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但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演绎作品是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劳动而派生出来的作品,是传播原作品的重要方法。演绎作品虽然是原作品的派生作品,但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原作品,而是以新的思想表达形式来表现原作品。演绎者需要在正确理解、把握原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产生新作品。因此,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

2. 影视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

一般情况下,作者拥有其创作作品的著作权。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作品产生的方式比较特别,或者属于特殊作品种类,著作权的归属则有特别规定。影视作品即属于特殊的作品种类,其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影院放映、电视台播放和音像制品出版,是影视作品在传统领域传播的三大主要途径。电影的发行如同制作一样,同样需要取得国务院电影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电影的发行主要是由电影著作权人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电影发行公司或者自行通过电影院线向所属影院进行发行放映。在行使著作权时,主要使用了电影的放映权。电视台播放影视作品使用的是影视作品的广播权,但在进行转让或者许可使用作品时,一般都直接注明"电视播映权",而不使用法律规定的"广播权"。这样以具体的使用方式界定授权范围,更加明确和确定。音像制品出版使用的是影视作品的复制权和发行权,权利人进行授权时,也会明确将该两项权利的使用界定在音像制品出版的范围之内。
延伸阅读
  1. 影视作品版权保护期限是多久
  2. 播放剪辑的电视节目是否侵权
  3. 侵犯流浪地球等著作权案8人获刑结果
  4. 影视作品版权费是多少
  5. 网吧免费提供影视作品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软件登记申请须知
  2. 委托合同
  3.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4.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5. 转载文章的法律注意事项
  6.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