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包方在土地承包中有哪些违约情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承包 > 建筑工程发包和承包法律知识

发包方在土地承包中有哪些违约情形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5-01-17

 
31152
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很多人将发展的方向逐渐向农村深入,土地承包经营也就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方式。但是对于发包方来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违法的情形,那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土地承包中的违约情形

1. 自愿放弃承包土地

根据协商一致的原则,承包方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前提是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方的利益。

2. 合同解除条件成熟

如果在合同签订时,双方已经约定了合同解除的条件,并且这些条件已经成熟,那么发包方和承包方可以解除合同。

3. 家庭成员转为非农业户口或迁徙外地

如果承包方的所有家庭成员都转为非农业户口,或者全部迁徙并落户外地,那么承包方也可以放弃土地承包权。

4. 劳动能力丧失

如果承包方因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继续耕种土地,并且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那么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5. 土地被征用或占用

如果由于国家建设需要,承包方所承包的土地被依法征用或批准占用,那么承包合同也可以解除。

6. 自然灾害导致土地严重破坏

如果由于洪涝、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原因,导致承包方承包的土地严重破坏,无法履行承包合同,那么合同也可以解除。

7. 荒芜闲置耕地超过2年

如果承包方在承包期内违反法律法规和承包合同约定,将承包的耕地闲置荒芜超过2年,那么发包方可以解除承包合同,收回土地。

8. 承包人死亡且无继承人

如果承包人在承包期内去世,并且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承包土地,那么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发包方违约责任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承包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认真履行合同,任何一方都不能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根据该法第26条和第27条的规定,家庭承包的土地在承包期内,除非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并经过法定程序,发包方不能收回或调整承包地,这是保障农民长期土地使用权的核心内容。发包方也不能利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强迫承包方放弃或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此外,发包方不得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理由收回承包地进行招标承包,也不能将承包地收回用于抵顶欠款。如果发包方有上述行为之一,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4条的规定,发包方应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委托寻找海外客商合同
  2. 预期违约和先合同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3. 房产证的办理时间和违约责任
  4. 房东解除承租人的工商登记程序和注意事项
  5. 股权转让协议

建筑工程承包热门知识

  1. 违法分包人的责任
  2. 法律咨询:建设工程平行承发包模式下的监理模式
  3. 占地面积的计算方法
  4. 工程承包合同风险提示
  5. 工程发包的定义与分类
  6. 法律咨询:发包方对采购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具体操作要求
  7. 合作框架协议
建筑工程承包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没有约定借款用途的借款纠纷
  3. 违反竞业限制条款关于违约金的规定
  4. 合同违约可请求减价
  5. 合同的加害给付责任
  6. 什么是合同违约
  7. 承租人提前解除租赁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专利技术入股合作协议书范本
  2. 道路施工合同范本
  3. 委托还款协议书范本
  4. 小型厂房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