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法律知识

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9-09

 
305042

一、假冒或仿冒行为

假冒或仿冒行为是指在没有商标注册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这种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这种行为属于假冒行为。

2.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这种行为属于仿冒行为。

3. 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这种行为属于仿冒行为。

4. 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这种行为属于仿冒行为。

假冒注册商标是对商标专用权最严重的侵害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责任。

二、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是指商品经销商实施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只要实施了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都构成侵权。只有在行为人主观上是善意的情况下,可以免除其赔偿责任。根据商标法第56条第3款的规定,销售者如果能证明所销售的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且能说明提供者的身份,那么就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是指制造和销售伪造的商标标识的侵权行为。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被称为反向假冒行为或撤换商标行为。构成这种侵权行为必须满足两个要件:一是行为人未经商标所有人同意擅自更换商标;二是撤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进行销售。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属于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商标侵权行为:

1. 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

2. 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3.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

4. 复制、摹仿或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

5.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

延伸阅读
  1. 小店商标侵权赔偿标准
  2. 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法律责任
  3. 如何认定商标权案件的共同侵权
  4.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
  5. 商标印衣服侵权的处理方式

商标法热门知识

  1. 侵权商标70万坐几年牢
  2. 商标侵权案件的律师费用
  3. 公司注销后商标的有效期及转让问题
  4. 商标的使用应具备哪些条件
  5. 侵犯商标权的损失如何证明
  6. 产品授权书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7. 商标抢注行为的合法性
商标法知识导航

商标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3. 伪造商标标识的侵权纠纷
  4. 商标构成的要素
  5. 售假货注册商标的侵权纠纷
  6. 商标侵权纠纷
  7. 仿冒注册商标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