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8-28
契税是一种财产税,以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根据不同的土地和房屋权属转移方式,契税的定价方法也有所不同。契税的计税依据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
根据成交价格形成的合同,税务机关直接以此为依据进行计税。这种定价方式适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和房屋买卖。
土地和房屋价格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奥运村地价迅速上涨。在土地使用权赠送和房屋赠送的情况下,定价依据应该是市场价格,而不是土地或房屋的原值。
随着二手房市场的兴起,房屋交换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A房的价格是30万元,B房的价格是40万元,那么A、B两个房屋交换时,契税的计算将以两个房屋的差价为基础,即10万元。同样,土地使用权交换也要根据差价进行计税。当交换双方的差价为零时,意味着双方都不需要缴纳契税。
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例如,假设在2000年,国家以划拨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乙单位,3年后,经许可,乙单位将该土地转让出去,那么乙单位就需要补交契税,纳税依据就是土地转让所得。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契税需要在办理过户手续之前缴纳,即先办理契税,然后再办理权属证书。在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所有权转移时,契税是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时课征的一种税款。除了具有其他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外,契税还具有证明不动产所有权合法性的作用。征收机关在征税时,首先要核查产权转移的合法性,才会允许纳税人缴纳契税,并颁发新的契证作为产权合法性的证明。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契税的相关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 契税
- 哪些人应缴纳契税?
- 个人购房契税政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