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税的分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土地转让法律知识

契税的分类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08-28

 
289256

契税的法律定义和计税依据

契税是一种财产税,以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根据不同的土地和房屋权属转移方式,契税的定价方法也有所不同。契税的计税依据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

一、按成交价格计算

根据成交价格形成的合同,税务机关直接以此为依据进行计税。这种定价方式适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和房屋买卖。

二、根据市场价格计算

土地和房屋价格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奥运村地价迅速上涨。在土地使用权赠送和房屋赠送的情况下,定价依据应该是市场价格,而不是土地或房屋的原值。

三、根据土地和房屋交换差价定税

随着二手房市场的兴起,房屋交换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A房的价格是30万元,B房的价格是40万元,那么A、B两个房屋交换时,契税的计算将以两个房屋的差价为基础,即10万元。同样,土地使用权交换也要根据差价进行计税。当交换双方的差价为零时,意味着双方都不需要缴纳契税。

四、按照土地收益定价

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例如,假设在2000年,国家以划拨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乙单位,3年后,经许可,乙单位将该土地转让出去,那么乙单位就需要补交契税,纳税依据就是土地转让所得。

契税的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二、契税征管

契税需要在办理过户手续之前缴纳,即先办理契税,然后再办理权属证书。在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所有权转移时,契税是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时课征的一种税款。除了具有其他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外,契税还具有证明不动产所有权合法性的作用。征收机关在征税时,首先要核查产权转移的合法性,才会允许纳税人缴纳契税,并颁发新的契证作为产权合法性的证明。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契税的相关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 契税

- 哪些人应缴纳契税?

- 个人购房契税政策是什么?

延伸阅读
  1. 专利申请优先权的实审费如何计算
  2. 未履行合同的滞纳金计算方法
  3. 中标候选人数量限制的法律规定
  4. 网络直播放电影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5. 一、转包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土地流转热门知识

  1. 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和分类
  2. 土地转包合同范本
  3. 合作推广协议
  4. 福建一男子因土地转让纠纷雇请钩机破坏地块
  5. 耕地转包合同书
  6. 土地征用与土地转让的含义
  7. 共享土地经营权发展规模经营的实践形式及特征
土地流转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