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税的分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土地转让法律知识

契税的分类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08-28

 
289256

契税的法律定义和计税依据

契税是一种财产税,以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根据不同的土地和房屋权属转移方式,契税的定价方法也有所不同。契税的计税依据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

一、按成交价格计算

根据成交价格形成的合同,税务机关直接以此为依据进行计税。这种定价方式适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和房屋买卖。

二、根据市场价格计算

土地和房屋价格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奥运村地价迅速上涨。在土地使用权赠送和房屋赠送的情况下,定价依据应该是市场价格,而不是土地或房屋的原值。

三、根据土地和房屋交换差价定税

随着二手房市场的兴起,房屋交换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A房的价格是30万元,B房的价格是40万元,那么A、B两个房屋交换时,契税的计算将以两个房屋的差价为基础,即10万元。同样,土地使用权交换也要根据差价进行计税。当交换双方的差价为零时,意味着双方都不需要缴纳契税。

四、按照土地收益定价

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例如,假设在2000年,国家以划拨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乙单位,3年后,经许可,乙单位将该土地转让出去,那么乙单位就需要补交契税,纳税依据就是土地转让所得。

契税的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二、契税征管

契税需要在办理过户手续之前缴纳,即先办理契税,然后再办理权属证书。在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所有权转移时,契税是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时课征的一种税款。除了具有其他税收的性质和作用外,契税还具有证明不动产所有权合法性的作用。征收机关在征税时,首先要核查产权转移的合法性,才会允许纳税人缴纳契税,并颁发新的契证作为产权合法性的证明。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契税的相关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 契税

- 哪些人应缴纳契税?

- 个人购房契税政策是什么?

延伸阅读
  1. 婚姻效力是否应包括离婚?
  2.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3. 工程发包的定义与分类
  4. 解除合同协议书的必要性
  5. 正确认识“非法同居”

土地流转热门知识

  1. 土地转让合同书
  2. 卖房子是否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
  3. 土地承包的经营权转包合同必备内容
  4. 转让游戏工作室的协议
  5. 土地流转解读:法律专业术语改写
  6.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及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
  7.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
土地流转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