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3-17
导读: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2、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3、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由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4、当事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5、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除外;6、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医疗事故鉴定不予受理的情形
1、单方面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情形
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必须由双方达成共识,并共同向医学会提交申请,单方面提出申请将不予受理。
2、涉及多个医疗机构且其中一所医疗机构已受理的情形
若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且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该争议,其他医疗机构不应再受理,以避免出现不一致的结论并浪费医疗资源。
3、已经达成调解协议或法院判决的情形
若医疗事故争议已经通过人民法院调解或判决解决,再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已经没有法律意义。医疗事故鉴定旨在解决双方的法律责任问题,若双方已经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了争议,就无需再进行鉴定。
4、已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形
若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将导致鉴定程序终止,但若是由人民法院自行委托的鉴定除外。
5、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情形
非法行医行为很可能触犯刑法,属于刑事纠纷,非法行医者可能会被公诉机关起诉。此类情况应由公诉机关处理。
6、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应说明理由。
二、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材料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所需材料。当事人应在收到医学会通知后的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书面陈述和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 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原始病历资料。
(二) 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原始病历资料。
(三) 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抢救急危患者的病历资料原件。
(四) 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由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五) 其他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材料。
对于门诊和急诊患者,若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若没有建立病历档案,患者需提供相关资料。医患双方应按照法律规定提交相关材料。若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未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将承担相应责任。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根据此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即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内提出申请。若患者已经死亡,则应在死亡后一年内提出鉴定申请;若损害结果在多年后才被发现,则自发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但超过20年的情况法院将不予保护,鉴定也没有实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