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05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一方在羁押期间提出离婚请求是合法的。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
由于夫妻的一方人身不自由,无法前往民政局登记离婚,因此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如果夫妻的感情已经破裂,且没有和好的可能性,法院将依法做出离婚判决。
单方起诉离婚的程序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起诉离婚的一方需要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包括起草民事起诉状、准备诉讼所需证据,并递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
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会审查材料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如果符合条件,法院将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法院还会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并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法院可能会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法院受理离婚案后,首先会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可能产生两个结果:一是经调解和好,法院将协议记录存卷,一般不发给调解书;二是经调解协议离婚,法院制作调解书并加盖印章,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如果调解不成功,法院将安排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出庭。在开庭审理中,法院会询问当事人、证人和鉴定人,并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当事人通常必须亲自出庭,如特殊情况不能到庭,需向法庭出具书面意见。
根据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法院将对是否准予离婚、财产分割等问题作出判决。根据庭审情况,法院可能再次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法院当庭宣判的,应在十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
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后,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
总之,要解除法定婚姻关系,可以选择协议或诉讼的方式。如果一方处于羁押期间,失去了人身自由的能力,则只能选择诉讼方式。